韩华:开启韩国的航天时代
韩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历史较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面推进了技术研发。
韩华最早就参与其中,负责生产用于在韩国首次完成组装的飞行器的零部件。此后随着公司飞速发展,开始引领各种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市场,在仅靠韩国自主技术研发与生产飞机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韩华生产多种多样的航空航天领域零部件
成功送入轨道
目前在韩国的太空发射项目成功进入轨道方面,韩华正发挥重要的动力来源作用。韩华携手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KARI)生产用于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项目的零部件。
2013年,韩国首个轨道火箭--罗老号运载火箭(KSLV-I)成功发射,当时使火箭按预定弹道稳定飞行的推力矢量控制器(TVC,Thrust Vector Control)是由韩华制作的。由韩华自主研发并制作的加速发动机(kick motor)也被用于将安装在火箭上的卫星送入轨道。
韩华进行韩国航天运载器发动机的地面点火测试
以坚定无畏的步伐迎接挑战
韩国计划于2021年发射Nuri号(KSLV-II),而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目前正在进行用于该火箭的零部件开发与试验。Nuri号可将1500公斤的最大有效载荷送到轨道,比罗老号体积更大、更精致,一级火箭就需要4台75吨发动机。
适用于火箭箭体以及驱动控制与推力系统的阀门配件是由韩华制作的。这些阀门配件将承受发射时的巨大应力,使火箭稳定飞行。韩华门所制作的推力矢量控制器(TVC)在火箭飞行时控制飞行器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方向。

韩华与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测试用于将韩国尖端火箭KSLV-II送入低轨道的发动机
以参与Nuri号项目为契机,韩华将全力支持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实现长期目标,即将韩国发展成为轨道火箭发射领域的亚洲枢纽。
韩华机械部门航空事业部峨山1事业场研究所长朴商俊专访
![]() 您认为航空航天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最近在全球航空航天产业,多电飞机(More Electric Aircraft,MEA)成为热门话题。 从理论上来看,电动飞机设计起来更简单。现有的飞机采用燃油系统,结构复杂,还需要配备导管、燃烧室和燃油泵。换句话说,这会增加重量,需要更多运动件,因此容易出现故障。 电动飞机则不然。只要插上电就能获得动力来源。就理论上而言,电动飞机更易于制作和维护,重量也更轻。 这听起来是很好的机会 的确是良机,是一个完全未被开拓的领域。可是若要让电动飞机在商用市场上具有可行性,还需要走一段很长的研发之路。韩华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即将要付诸于实践。目前正在研究有哪些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时下,这块领域是一片蓝海市场,谁能最早体现电动飞机,谁就能把握巨大机会。 |